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犯及其家属的场所)

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犯及其家属的场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犯及其家属的场所)

靖国神社(英语:Yasukuni Shrine ,日语:やすくにじんじゃ)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的神社,供奉着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日本侵华战争(1931-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三万名台湾高砂义勇军等日本兵。

作为有2000多年历史的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在19世纪后半叶逐渐与皇权结合,明治天皇在1889年颁布帝国宪法,确立“国家神道”,使天皇集宗教权与政治权于一身。靖国神社由1869年明治天皇下令建立的“东京招魂社”发展而来,只祭祀为天皇尽忠而死的人。通过将死者的灵位不分生前军衔等级平等地供奉起来,达到安抚亲人、动员战争的目的。 靖国神社由鸟居、神乐殿、社务所、支社神殿、拜殿、游就馆、围栏等组成。 占地10多万平方米,是日本近代史上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支柱。

1931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后,参拜靖国神社就变成了一种“超宗教”的国家祭祀活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宗教理由为借口,拒绝参拜。凡是在战场上丧生的人,入祀靖国神社以后,就变成了“护国神灵”,受到众人的参拜。入祀靖国神社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任何无名小卒一旦变为“护国神灵”,就可以得到天皇、大臣的参拜。 靖国神社已成为日本右翼保守势力活动的大本营,在那里经常举行针对日本和平反战力量的各种集会和活动,特别是每年的8月15日前后,众多的右翼分子集聚在靖国神社内外企图复活军国主义。

想要了解更多“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犯及其家属的场所)”的信息,请点击:靖国神社(供奉日本战犯及其家属的场所)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