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肢野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白肢野牛是鲸偶蹄目牛科牛属哺乳动物, 又称野牛、野黄牛、白袜子。 头大而沉重,额顶突出隆起,鼻骨尖长,肩部隆起然后向后延伸至背脊中部,再逐渐下降;四肢粗而短,尾很长,末端有一束长毛;雌雄均有角。雄性体毛为黑色或黑褐色,雌性体毛为深褐色;幼仔体毛颜色要浅一些。 因四肢下半截均为白色而得名。 人工饲养条件下,寿命最长达到24年。
白肢野牛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在中国,仅分布于思茅、西双版纳、沧源、盈江等一带。常栖息于热带或亚热带森林水草丰茂的地方。 群居。 每天清晨、傍晚出来活动。食物以野草、树叶、嫩芽为主,最喜吃鲜嫩的竹笋或嫩竹。 发情期为每年的11月到12月。每胎仅生一仔,少有两仔。
白肢野牛是中国珍稀动物之一,分布狭窄,数量稀少,濒临绝迹。 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
想要了解更多“白肢野牛”的信息,请点击:白肢野牛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