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old & Zucc.)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根圆柱形;茎有腐肉味;叶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先端钝圆或短尖,基部心形;花单生或并生;花被筒基部球形,与子房连接处具关节,口部漏斗状,黄绿色,具紫斑,檐部一侧延伸成卵状披针形舌片;花药卵圆形;蒴果近球形;种子扁平,纯三角形,具白色膜质宽翅;花期7-8月,果期9-11月; 因其成熟的果实像挂在马颈下的响铃,故名“马兜铃”。
马兜铃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以及山东(蒙山)、河南(伏牛山)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性耐寒、耐旱、不耐涝,喜温暖、湿润的环境,适生在肥沃疏松、排水好的砂质土壤;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马兜铃的果实可以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肺、大肠经,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本草正义》记载:“宣肺之药,紫菀微温,兜铃微清,皆能疏通壅滞,止嗽化痰,此二者,有一温一清之分,宜辨寒嗽热嗽、寒喘热喘主治。”
想要了解更多“马兜铃(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的信息,请点击:马兜铃(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