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学用语)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干旱亦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中国将干旱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社会经济干旱。在四类干旱中,气象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的气候现象,它最直观的表现在降水量的减少,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干旱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技发达,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2年,中国全年因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3亿元。
2023年,干旱灾害造成2097.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803.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
想要了解更多“干旱(气象学用语)”的信息,请点击:干旱(气象学用语)百科

 Simone
Sim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