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刘伶(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西晋沛国(治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竹林七贤之一, 中国魏晋时期作家, 名士。
刘伶自幼便失去了父爱,因其父亲身材矮小,及至长大成人后,刘伶身高也不过六尺。魏齐王曹芳正始之末(249年),刘伶已成为当世名重一时的名士,并且常与嵇康、阮籍、阮咸集会于山阳竹林之下,饮酒赋诗,弹琴作歌。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初年(265年)前后,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建威参军,不久朝廷下诏,入宫中策问。他大谈老庄,强调无为而治,非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连参军之职也被罢免了,从此再无仕进。晋惠帝司马衷永康元年(300年)前后,以寿而终。
刘伶有“品酒第一人”的美称,也被酒行业传颂至今,后人以古瀑河边上的井水酿酒,还取刘伶墓地的黄土垒成窖池酿酒,为了纪念刘伶,当地百姓也将“润泉涌”更名为“刘伶醉”。 其传世作品仅有《酒德颂》《北芒客舍》两篇, 其中《酒德颂》所表现出的藐视一切存在的气概,敌视礼教之士的反抗精神,既高扬了人格的力量,批判了当时的黑暗政治,同时也抒发了压抑的愤世之情,充满了浪漫色彩,气魄豪迈,用辞又骈偶间行,有无意追求而自至的特点, 对后代影响极大。
(概述内图片来源: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想要了解更多“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信息,请点击:刘伶(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百科

 Simone
Sim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