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歌舞(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汕头、潮州、揭阳) 、汕尾部分地区 及福漳省建州等地的区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等剧地方艺术为体一的民间广场舞蹈 ,中国香港 和泰国 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 。英歌舞始兴自岭南,成为岭南文化的符号代表,代表了岭南的精气神。
潮汕地区英歌舞集畲歌 、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 ,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既似土风,又似武舞。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通过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一种男性的刚健之美 。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英歌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较少文字记载,有籍可考的历史不过四五百年,其源头有许多不同版本。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词条:英歌(潮阳英歌)、英歌(普宁英歌)、英歌(甲子英歌)
想要了解更多“英歌舞(汉族舞蹈形式之一)”的信息,请点击:英歌舞(汉族舞蹈形式之一)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