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福建土楼,分布于福建和广东两省 ,主要有龙岩市境内的永定土楼,漳州市境内的南靖土楼、华安土楼 、平和土楼 、诏安土楼、云霄土楼、漳浦土楼以及泉州土楼等。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福建土楼或方或圆,以圆为主,如珍珠般洒落在闽西南的绿水青山间。 福建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就地取材,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循溪流,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形式优美奇特,尺度适当,功能齐全实用,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相得益彰,组成了适宜的人居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景观。
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区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及怀远楼、和贵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想要了解更多“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信息,请点击:福建土楼(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