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浪漫主义(文艺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浪漫主义(文艺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浪漫主义(文艺基本创作方法之一)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与现实主义被并称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思潮,诞生于18世纪后半叶的欧洲,并在19世纪的30年代达到顶峰。 1798年,标志着浪漫主义正式发端的《雅典娜神殿》(Athenaeum)在德国小城耶拿创刊,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同年也在英国出版。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者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想要了解更多“浪漫主义(文艺基本创作方法之一)”的信息,请点击:浪漫主义(文艺基本创作方法之一)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