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明朝初年宰相)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胡惟庸(?-1380年2月12日),字子中 ,南直隶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人,明朝初年宰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
胡惟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颇受宠信。历任元帅府奏差、宁国知县、吉安通判、太常少卿等职。洪武三年(1370年),拜中书省参知政事。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任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随着权势的不断增大,日益骄横跋扈,擅自决定官员人等的生杀升降,勾结中丞涂节、御史大夫陈宁等,并令陈宁坐中书省,阅天下兵马,准备谋反。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涂节上书举报胡惟庸谋反,胡惟庸以谋反罪被处死。
胡惟庸为相多年,凭着明太祖的宠信,瞒上欺下,结党营私,为所欲为。他手中操纵着生杀黜陟之大权,忠臣义士敢于直言者,皆遭到胡惟庸的陷害。 胡惟庸被杀后,明太祖遂罢宰相,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这一举措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概述图来源:《正说历朝八十臣》 )
想要了解更多“胡惟庸(明朝初年宰相)”的信息,请点击:胡惟庸(明朝初年宰相)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