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彝族(撒尼)刺绣

彝族(撒尼)刺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彝族(撒尼)刺绣

彝族(撒尼)刺绣,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撒尼)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相传彝族(撒尼)刺绣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两代趋于成熟。撒尼刺绣针脚细密,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组织匀称,色彩明丽,充分显露出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2008年6月7日,彝族(撒尼)刺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78。 2018年5月15日,彝族(撒尼)刺绣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想要了解更多“彝族(撒尼)刺绣”的信息,请点击:彝族(撒尼)刺绣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