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如何养肝(摘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肝在五行中属木,在五气中属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春季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生气勃勃,万事万物欣欣向荣。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中医认为,肝脏与木的生长相类似,要蓬发、要舒展,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进入春季,一些肝病患者,往往肝病加重或复发,肝炎病毒复制开始活跃,肝病门诊病人增加明显,除了戊肝、甲肝之外,还有不少慢性乙肝、乙肝病毒携带者此时也出现病情加重而来就医。这都是季节对机体影响的一种反应。那么春天如何养肝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病科张照兰一、重视运动,起居有时运动锻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空气清新,最有利于吐故纳新。春天多锻炼,能够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认为,肝主藏血,人卧血归于肝,若能准时就寝,获得适当充足的睡眠,血就能归藏于肝,养肝血,让你每天都精神奕奕、活力百倍;如果你是“夜猫子”一族,肝血无法得到调养,肝火容易上炎,口干舌燥等不适症便会产生。二、情志舒畅心情舒畅乐观使人健康。情绪上要乐观、愉快,不宜抑郁或暴怒,心情豁达、开朗、淡定、坦然,肝气就能舒畅,气旺则血和,血和则健康,可以帮助肝功能的恢复。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心宽”,宽厚地对待人对事,不斤斤计较;“心静”,指的是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安谧、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最忌暴怒,肝为刚脏,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怒则伤肝,精神抑郁日久或突然、强烈的暴怒皆可导致肝之气血失调,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诱发肝病加重。避免思虑过度,忧思伤脾,脾伤则饮食水谷运化失常,湿浊内生,最易导致内湿与湿热疫毒相合,使肝病加重或复发。三、合理饮食多饮水,因初春寒冷、多风,家中供有暖气、气候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但肝硬化伴有腹水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饮水。补充优质蛋白质:因为春季的气温变化大,冷热刺激可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从而容易传染或者复发疾病。这时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鸡蛋、鱼类、鸡肉和豆制品等。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小白菜、油菜、西红柿和柑橘、柠檬等新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C,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胡萝卜、苋菜等黄绿色蔬菜,富含维生素A,具有保护和增强上呼吸道黏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细胞的功能;富含维生素E的芝麻、青色卷心菜、菜花等,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选择清淡食物:春季肝气最旺,而肝气旺会影响脾,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如果多吃酸味食物,就会使肝功能偏亢,所以春季饮食适宜选择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食品。饮食应该清淡可口,少吃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肝炎病人忌吃蛋黄。因为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胆固醇,而脂肪和胆固醇都需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这样肝脏的负担加重了,极不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四、防风御寒春天乍寒乍暖,一日三变,人们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不要随意增减衣服。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因此在春季要坚持每晚睡觉前用温热水洗脚,促进脚部的血液循环。同时要坚持晚睡前,喝一碗用生姜、花椒、大蒜熬制的保健汤,既可以疏散寒气、预防感冒,又能有利于睡眠,让肝脏疾患病人吃得好、穿得暖、睡得足,促进肝病病人的健康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