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雷暴(自然现象)

雷暴(自然现象)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雷暴(自然现象)

雷暴(thunderstorms),是热带和温带地区可见的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雷暴发生时可伴随有雷击、闪电、强风和强降水,例如雨或冰雹 。雷暴可发生于春季和夏季,常见的例子是夏季午后,但也可能在冬季随暴风雪发生,被称为雷雪(thundersnow) 。

雷暴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小时,其生命周期包括积云阶段(cumulus stage)、成熟阶段(mature stage)和消散阶段(dissipating stage) 。成熟的雷暴表现为高度发展的积雨云(cumulonimbus cloud),其对流中心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四周则为下沉运动,可形成下击暴流和飑锋 。

按中尺度环流结构,雷暴可分为4类:单体雷暴(single cell thunderstorms)、多单体雷暴(multi-cell thunderstorms)、飑线(squall line)和超级单体雷暴(supercell thunderstorms);按触发机制,雷暴可分为热雷暴(thermal thunderstorm)、锋雷暴(frontal thunderstorm)和地形雷暴(orographic thunderstorm) 。

雷暴带来天气的剧烈变化并可能成为气象灾害。在特定条件下(例如热带洋面),多个雷暴可聚合发展为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MCS)并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干雷暴可通过云地间放电造成火灾。对雷暴的记录可以追溯至人类文明的早期。古中国、古罗马和美洲古文明皆有与雷暴相关的神话 。

想要了解更多“雷暴(自然现象)”的信息,请点击:雷暴(自然现象)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