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毛蚶是蚶目蚶科毛蚶属贝类, 俗称毛蚬子、泥蚶、麻蚶子。 贝壳中形,两壳膨胀,左壳大于右壳;壳顶部膨大,位于背部中央之前;壳的前部短,壳表有31-34条规则的放射肋,肋平,肋间沟有生长刻纹;左壳的刻纹较粗糙;壳表被以毛状棕色壳皮,在边缘处的肋间沟内更明显;壳内前肌痕近菱形,后肌痕略呈扇形;壳内缘有粗的缺刻;铰合部直,铰合齿,前后端者大;韧带面呈菱形。
毛蚶分布于朝鲜半岛、日本及越南。在中国渤海(河北,唐山,秦皇岛,天津一带)、黄海(山东半岛沿海一带)及东海(浙江舟山宁波沿海一带)也能看到其身影。栖息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至潮下带浅水区, 尤喜于淡水流出的河口附近,以4-8米居多。 其用鳃丝过滤海水中的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 生殖腺包在消化腺(内脏团)的周围,性成熟时雌体性腺呈(紫)红色,雄体呈黄白色,卵在海水中受精孵化。生活在渤海辽东湾的毛蚶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产卵。个体一次排卵量可达200万-300万粒,产卵水温多在25-27℃间。
毛蚶是蚶科中重要的经济种,也是中国北部沿海主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已开展较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在2007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想要了解更多“毛蚶”的信息,请点击:毛蚶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