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真(修辞手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顶针又称“顶真”“蝉联”“续麻”,修辞学上统称为“顶针格”。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是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词。这样一句顶一句,像一串串珍珠似的,上传下接,首尾相连,层层承递,语势贯通,音律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顶针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学体裁。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修辞方法。《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自《诗经》始,顶针就被大量运用于诗文创作中,宋元时期达到了高峰期。到了明代,顶针手法还被运用到传奇剧本的创作中,如《博笑记·乜县令》中描写县令昏庸的语句: “古和今不曾闻他这一对,对面沉沉睡;睡着不得醒,醒了还如醉;醉人呵!怎如他昏到底。”
古人常用顶针的手法吟诗作赋,进行语言文字游戏,特别是在行酒令或官妓借此游乐时,其游戏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想要了解更多“顶真(修辞手法)”的信息,请点击:顶真(修辞手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