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大蠊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美洲大蠊(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俗称蟑螂、灶蚂蚁等,是蜚蠊科中体型最大的昆虫。美洲大蠊是家庭常见蟑螂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一般为27-32毫米,身体呈红褐色,翅发达。美洲大蠊区别于其他蟑螂的主要特征是前胸背板有一块黑褐色蝶形大斑,其中线向后延伸形成“小尾”,中线前方还有一个“T”形小斑。
美洲大蠊原产于南美洲,目前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常出现于医院、餐厅、家庭厨房等场所,是室内蟑螂的优势种群。
美洲大蠊食性广泛,觅食过程中会污染人类的食物,传播病菌和寄生虫,其体内外可携带痢疾杆菌、霍乱弧菌、黄曲霉菌等多种病原体和寄生虫卵。美洲大蠊是世界性卫生害虫,也是中国室内蜚蠊目三大害虫之一。
美洲大蠊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丰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美洲大蠊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制成康复新液等中成药,可用于缓解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肿痛症状。目前,以美洲大蠊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
想要了解更多“美洲大蠊”的信息,请点击:美洲大蠊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