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

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

秦穆公(?-前621年),嬴姓,赵氏,名任好,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前659年-前621年在位)。秦德公之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 。

秦穆公于秦成公四年(前660年)继位。之后从楚国人手中赎得百里奚,将国家政事交给百里奚,并在其建议下迎蹇叔为上大夫,还暗中重用自晋国逃到秦国的丕豹。秦穆公十三年(前648年),为救济晋国旱灾,兴起“泛舟之役”。两年后,秦国发生饥荒,秦穆公向晋国借粮,不料晋惠公以怨报德,不仅不给秦国供粮,还发兵攻秦,引发韩原之战。秦穆公在此次战役中生擒晋惠公,而后送其回晋国,与晋国相盟,之后还扶持流亡在外多年的晋公子重耳(晋文公)归国继位。秦穆公三十年(前630年),与晋文公出兵围攻郑国,经烛之武劝说而与郑国结盟。三年后,又派兵袭击郑国,未果,反遭晋襄公出兵袭击,大败于崤之战。自此开始与晋国相争。而后又经彭衙之战的惨败,为报屡败之仇,采用内史廖的建议,西取由余。秦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发动王官之战,大败晋军。次年,又用由余之计,生擒戎王。秦穆公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去世,安葬于雍城,谥号穆公(一作缪公)。

秦穆公在位期间,审时度势,在内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强国内的发展。对外采取以和为主的方针,与晋国保持相对友好,同时向西发展,使十二个戎国服于秦国,拓地千里,得以称霸西戎,并被周襄王赐予金鼓,成为春秋时代的霸主之一。

(概述图来源:《中国一百帝王图》 )

想要了解更多“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的信息,请点击:秦穆公(春秋时期政治家、秦国第九位国君)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