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泥蚶

泥蚶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泥蚶

泥蚶是蚶目蚶科泥蚶属软体动物, 又称血蚶、银蚶、花蚶、蚶子等。 壳质坚厚,极膨胀,两壳相等,近卵圆形;壳顶尖而突出,位于背部中央之前;壳的前端圆,后端斜截形,腹缘弓形,背缘直;放射肋粗壮,16—20条,肋上有稀疏而大的结节,在后背区的肋上结节低矮,肋间沟同肋等宽;壳内缘具缺刻;铰合部直,铰合齿密集;两壳顶相距较远,韧带面较宽,菱形。壳表白色,被以棕色壳皮。

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在中国沿岸各地均有分布。 喜栖息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软泥滩涂上。滤食性动物,喜食硅藻类、有机碎屑和桡足类等。 卵生。自然海区每年排卵4—5次,1只壳长3厘米的雌蚶,一次产卵量可达200万—300万粒。

泥蚶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的功效。

想要了解更多“泥蚶”的信息,请点击:泥蚶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