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孑孓

孑孓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孑孓

孑孓[jié jué](英文名:wiggler)是昆虫纲双翅目蚊科蚊属动物的幼虫 ,又名又名跟头虫、方学虫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阶段,介于卵和蛹之间,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 。孑孓身体细长,呈深褐色,头部具有咀嚼式口器,口刷发达,位于上唇两侧,触角生于头部两侧。胸部胸节已愈合,并明显比腹部宽,孑孓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动 。

孑孓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 。通常生活在稻田、溪流或家庭储水容器中,夏季尤为多见 。它们以水中的细菌、原生生物及有机颗粒为食,或者捕食其他孑孓作为食物(如巨蚊属和路蚊属幼虫)。孑孓通过气门或尾端呼吸管进行呼吸,经过四次蜕皮后发育成蛹,初期蛹仍具有活动能力,接近羽化时则基本不再活动,然后羽化成成蚊。多数蚊种的生命周期约为两周,但因种类和生活条件(如温度、营养等)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雌蚊在吸血后,会寻找水域产卵。在夏季适宜的环境中,雌蚊将卵产在水中,每只雌蚊在一生中可以产下1000-3000个卵,完成一代的发育仅需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而雌蚊只需一次受孕,便可终生产卵 。

孑孓是动物性钓饵的一种,可用作引诱鲫鱼、鲶鱼等的诱饵,将其晒干储存,在垂钓时结合其他诱饵使用 。然而,孑孓一旦羽化成成蚊,会传播疟疾、流行性脑炎等多种传染病。当发现孑孓时,可在水中滴几滴煤油,几分钟后所有孑孓便会死亡 。因此,消灭孑孓是防治蚊虫的重要手段,需及时清理环境,消除积水,以防止其滋生 。

想要了解更多“孑孓”的信息,请点击:孑孓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