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马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灶马蟋,是直翅目 蟋蟀科灶蟋属的昆虫,又名短翅灶蟋、灶鸡、灶马蟋、灶马鸡子。灶马蟋为渐变态昆虫,成虫体长12-15毫米;雌雄异形;体黄褐色;头部褐色,触角丝状;无翅,两单眼间有黄色横纹;后足很长,为跳跃足,尾须长。雄虫发音器斜长方形,后角圆;雌虫产卵器侧扁,较短 。灶马蟋因喜欢生活在锅灶、厨房等暖和的地方而得名,它们又名“灶蟀”和“灶马蟋蟀”;因鸣声“唧唧唧唧”,宛如雏鸡的叫声或像刚出壳雏鸭的叫声,又名“灶鸡”和“灶鸭”,江南一带还叫它们“灶马鸡” 。
灶马蟋原产于中国 ,从南到北几乎中国各省都有分布,常见于烛台、火炕、火墙的墙角、砖石缝隙。在室内以人们遗落的饭粒、菜屑为食;也常见于田野、草石、土间,在野外以植物的茎、叶为食。性喜温暖,天冷时多由野外进入住宅室内过冬。有趋光性,见到灯光时鸣叫得更起劲。灶马蟋寿命很长,可饲养达一年之久 。
灶马蟋一年四季都可捉来玩赏,夏秋之日宜将养在瓦质或陶瓷质的蟋蟀盆中;冬春季节宜将其养在木质、竹质圆盒里或葫芦中,揣在身上。灶马蟋爱在夜间鸣叫,鸣声细柔而清脆,一年四季都能听到鸣声,简短重复,单调持续,彻夜鸣叫不歇,这在鸣虫中颇为少见,久闻其声对人有催眠作用 。
想要了解更多“灶马蟋”的信息,请点击:灶马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