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寻氏肌蛤

寻氏肌蛤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寻氏肌蛤

寻氏肌蛤,是贻贝目贻贝科 肌蛤属 的一种小型贝类。壳长23毫米,壳高12毫米,壳宽8毫米,壳质薄脆,表面有黄褐或绿褐色壳皮,壳皮下具紫褐色波状花纹, 壳内面灰白色,具珍珠光泽; 又以背部最为明显,故容易辨认; 成体雌雄异体。 俗名“薄壳”,因壳薄而故名。

寻氏肌蛤在中国分布于广西沿海、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此外,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海域也有分布。 寻氏肌蛤喜欢栖息于低潮线附近的泥沙滩上,以足丝彼此相连与泥沙相互固着成群生活。 寻氏肌蛤靠滤食硅藻等藻类与有机碎屑为生,一年成熟,繁殖个体为小卵多产型,一次排卵20~40万粒,从受精卵发育到与成贝外形仅需要41天。

寻氏肌蛤壳、肉皆可入药,性味微咸,性凉,具有清热,化痰,软坚的功效。 寻氏肌蛤的蛤肉可鲜食,亦可去壳晒成干品。寻氏肌蛤每千克的蛤肉,相当于2倍多磷酸铵肥效,是沿海地区经济实惠、肥效大的农肥。寻氏肌蛤也可做家禽、家畜以及鱼、虾的饵料。

想要了解更多“寻氏肌蛤”的信息,请点击:寻氏肌蛤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