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接口桥梁,是典型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个性经济、差异经济。县域是我国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区域,占据国土总面积的93%,布局我国84%的世界自然遗产、77%的国家风景名胜区、68%的国家森林公园、70%的人口和45%的地区生产总值。

《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已达39.1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的41%。第一产业全国占比超过75%,第二产业全国占比超过40%。

《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除市辖区、林区和特区外,共有1869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县级市388个、县131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

2020年,全国千亿县达到39个。其中,昆山和江阴达到4000亿元以上,以一县之域超过宁夏、青海、西藏3省区的GDP,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4地在2000~4000亿元之间,宜兴和长沙县在1500~2000亿元之间,其余31县市在1000~1500亿之间。在千亿县的引领下,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想要了解更多“县域经济”的信息,请点击:县域经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