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蛋黄果

蛋黄果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蛋黄果

蛋黄果(Pouteria campechiana (Kunth) Baehni),山榄科桃榄属小乔木。枝被褐色,短绒毛;叶窄椭圆形,先端渐尖;花生于叶腋,花梗圆柱形,被褐色,细绒毛,花期春季。果倒卵圆形,绿色转蛋黄色,外果皮极薄,中果皮肉质,肥厚,蛋黄色,可食,味如鸡蛋黄,故名蛋黄果,果期秋季。种子椭圆形,黄褐色,具光泽。

蛋黄果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等地区。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50年代广州始有栽培。对环境适应性、耐贮性较强,喜温暖多湿气候,能耐短期高温及寒冷,颇能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采用种子繁殖、高空压条、嫁接进行繁殖。

蛋黄果属于热带水果,含多种矿物质元素,以镁、钙、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尤为丰富,且含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的铁锌硒铜等,可以从中提取膳食纤维。 同时,合理利用蛋黄果的经济价值,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水果种植业品种老化、市场价格低迷的状况,促进农村农民增收。

想要了解更多“蛋黄果”的信息,请点击:蛋黄果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