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鲥(鲱科鲥属鱼类)

鲥(鲱科鲥属鱼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鲥(鲱科鲥属鱼类)

鲥,是鲱形目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 其体长椭圆形,头侧扁,前端钝,头背光滑,顶骨缘无细纹,少数顶骨缘或有很窄的细纹,吻圆钝,中等长,眼较小,体被圆鳞,不易脱落,背鳍始于体中央稍后的上方,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鳍淡黄色,背、尾鳍边缘灰黑色。 因每年初夏时方出,余时不复见,故名。

鲥分布于中国黄海、东海、南海沿岸和珠江、钱塘江、长江等水域,朝鲜半岛和菲律宾沿海及各通海江河亦有分布。 栖息于海中,喜在水体中上层活动,为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兼食幼小鱼虾。 每年2月下旬至3月初,生殖群体由海洋溯河作生殖洄游,在5-7月,即在江河的支流或湖泊中有洄水缓流、砂质底的江段繁殖。产卵时间多在傍晚或清晨,生殖后亲鱼仍游归海中。

鲥有温中益气、开胃醒脾、清热解毒、强体滋补等功效。 鲥是中国名贵鱼类,也是长江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产量明显下降,除受海洋、长江自然条件影响外,还有人为过捕亲鱼和严重损害幼鱼。 为保护鲥资源,中国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于1987年3月发布禁捕令,3年内禁止捕捞,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作为名贵御膳,进入了紫禁皇城。元朝时期,韩奕所著《易牙遗意》中就有清蒸鲥鱼的详细做法。清代康熙年间,鲥被列为“满汉全席”中的重要菜肴之物。鲥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鲥与河豚、刀鱼齐名,被并称为“长江三鲜”。

想要了解更多“鲥(鲱科鲥属鱼类)”的信息,请点击:鲥(鲱科鲥属鱼类)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