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13世纪蒙古人建立的帝国)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蒙古帝国(英语:Mongol Empire),又称蒙古汗国 ,是后世学者对13世纪蒙古人所建政权的称呼。狭义上的帝国指的是作为统一体存在的蒙古帝国(1206年-1259年或1260年) 。广义上的蒙古帝国还包括了分裂后的元朝和四大汗国(即术赤[钦察]、察合台、窝阔台、旭烈兀[伊利]四大兀鲁思 ),时间范围大体从1206年到元朝、四大汗国灭亡。
蒙古乞颜部首领孛儿只斤·铁木真于1206年在斡难河河源称成吉思汗 ,建大蒙古国。 大蒙古国建立后,成吉思汗开始征伐西夏、金朝、西辽、花剌子模等国,其继承人窝阔台、蒙哥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西征,至1259年蒙哥去世时,蒙古帝国已占据包括漠北、华北、东北、西藏、西域、中亚、西亚、东欧等在内的辽阔亚欧大陆地域。蒙哥死后,帝国有效的统一局面告终,逐渐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的统治者在血统上出自“黄金家族”,在分裂早期仍奉元朝皇帝为宗主。
1368年,朱元璋军攻占大都,推翻元朝统治。元顺帝奔走塞外,仍称元朝,史称“北元”,至1635年覆灭。 14至16世纪间,四大汗国也在当地人民的反抗斗争及相互兼并的战争中先后灭亡。
蒙古人的征服冲破了亚欧各国的疆界,鼎盛时期统治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东欧的广大地域,给各地人民带来了灾难,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还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对欧亚各国此后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概述图来源 )
想要了解更多“蒙古帝国(13世纪蒙古人建立的帝国)”的信息,请点击:蒙古帝国(13世纪蒙古人建立的帝国)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