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几种饲养的牛类的统称)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黄牛是偶蹄目牛科牛属动物。 黄牛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毛短; 头部略粗重,角形不一,角根圆形;皮肤较厚;耆甲低平,背腰平直,胸部较深,中躯较长、四肢短;关节筋腱明显。黄牛因其黄色被毛而得名。 因自然及饲养条件不同,各地黄牛在体型和性能上亦有差异,一般分为蒙古牛、华北牛和华南牛三大类型。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黄牛适应能力强,放牧性能好,在炎热季节不惧日光照射,不怕酷热;在寒冷季节,不畏严寒,不惧大风,不仅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而且对不少疾病也有特殊的抵抗力。 黄牛食性较杂,容易饲养。 黄牛成熟较早,一年半后就可以配种,性周期平均21天,发情持续18-36小时,妊娠期为280-285天。寿命约25年。
黄牛的胆囊、胆管、肝管中的结石为中药牛黄,其味苦、甘,性凉,具有清心凉肝,豁痰开窍,熄风,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高热神昏,谵语烦躁,四肢抽搐,癫痫惊风及痰迷心窍等症状。黄牛的胆汁、牛角、牛鞭等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除此之外,黄牛一般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供食用,皮可制革。
想要了解更多“黄牛(几种饲养的牛类的统称)”的信息,请点击:黄牛(几种饲养的牛类的统称)百科